鄭州,我準備托付后半生的城市,沒來之前,聽的最多的一句有于鄭州的話就是:鄭州,鄭州,整天挖溝,一天不挖,不叫鄭州。本來,我以為,他們挖溝跟我是沒有關系的,可是,這次,我感覺到他跟我有很大的關系,天大的關系,關乎我生存的大關系---我原本擺地攤兒所在的那條據(jù)說是鄭州市最繁華,乃至全國都聞名的商業(yè)街要改造,“挖溝”開始了。
我的地攤兒事業(yè)因此而中止了。等待新的道路會早日與廣大市民見面,我給祈禱著,為廣大市民祈禱著,呵呵,其實,我是為我自己祈禱著,為我的地攤兒事業(yè)祈禱著。
也因此,我的地攤兒可以說“攤”無定所了,我跑了很多地方,不是生意不好就是被城管追的無處可逃。
也因此,我看到了路邊兒的兩位賣藝的盲人,也許是夫婦吧,我很羨慕,因為城管不會去驅趕他們的,所有的小商販們見了執(zhí)法車就跑的景象永遠不會發(fā)生在他們身上,他們不懼怕城管,所以,我羨慕他們,真的,站在路邊兒,帶著家當,看到他們,由衷的羨慕。
也因此,我萌生了把我的地攤兒事業(yè)記錄下來的念頭,把心酸,喜悅,所有的酸甜苦辣,社會的世事百態(tài),用我一個普普通通的紀實性的故事記錄下來。
我的地攤兒生涯(一)
說我的地攤兒生涯前,我不得不說說我的“出身”。
我,豫州開封府人也,自幼習文,科班出身,但因時局不濟,80后,我們這代人,該趕上的都趕上了,不該趕上的也趕上了,總之,我的前20幾年過來總結出一句話:我總能趕上國家的任何政策的變革,我們的生活就是在國家的改革試驗中走過來的,永遠生活在改革大潮的浪潮中,卻總也不會被放置于浪尖。
2006年的某一天,伴隨著西安的暮鼓晨鐘,霜飛驚鴻,我結束了我的讀書生涯,被浪潮推倒在社會中。在那個有著十三朝古都文化的城市里,先后做過很多事情, 但終因有始無終而告終。那些都已經(jīng)隨著西安記憶的影子留在了身后,埋藏進了那厚厚的城墻中。
人都說落葉歸根,我也回來了,從當初求學的城市回來了,帶著一身的失敗氣息,裹卷著狼狽疲憊的身心回來了,回到了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河南。
第一次,來到鄭州,站在二七廣場,我壓抑的很,搞不明白為啥這么一個標志性的建筑對面會被允許建造那么一座大廈,而且是那么宏偉的一座大廈,完全搶去了二七紀念塔的風光。這跟西安的鐘樓比比,簡直就覺得鄭州的市政府的規(guī)劃是欠缺文物保護意識的,西安的鐘樓附近當年明令禁止不能建造高于鐘樓的任何建筑物。就連赫赫有名的五星級購物廣場“世紀金花”也建造在了地下??墒?,轉念又一想,這也許就是這兩個城市的不同吧,鄭州以商業(yè)為主,這樣的規(guī)劃也許符合經(jīng)濟利益的使命。
扯遠了,回來,言歸正傳。
之所以提到這個廣場,是因為這個廣場延伸出的一條路就是我后來擺攤兒的根據(jù)地。這里是中國著名的商業(yè)街,當年赫赫有名的亞細亞打響了中國第一輪商業(yè)新形式的戰(zhàn)爭,“中原購物哪里去,河南鄭州亞細亞”這是當年那個年代每一個人都幾乎都耳熟能詳?shù)膹V告詞,后來,我到過陜北延安,那里有一個縣城的一座商場就是參照亞細亞的樓體設計外形設計的,足見亞細亞的影響有多深。圍繞著二七廣場,有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商場,這里就是二七商圈。有的是年輕一族,有錢一族,消費能力大的驚人,我無法想象,因為我沒有見過那么多錢,也想象不來那里能有多少錢。我只知道,二七路的邊上有一個地方是能夠擺地攤兒的。
到鄭州的時候,我也找了工作,但都不順心,因為我趕上了幾十年不遇的經(jīng)濟危機,失業(yè)率高,前幾年的高校擴招使得近兩年的高校畢業(yè)生一畢業(yè)就失業(yè)了,工作的競爭激烈程度更不用說了。生活所迫,窮則思變,變則通。我看到了鄭州地攤兒的商機,于是,心一狠,決定下海,說到下海,似乎是上個世紀的詞匯,我覺得那個東西被今天的人們該了個名稱更好聽,創(chuàng)業(yè)。聽這個詞匯最多是在一個人“偉人”嘴里說出來的,這個人就是阿里巴巴的總裁馬云,他忽悠了很多人,自愿放棄好好的工作,前去創(chuàng)業(yè),呵呵呵。當然,前提是自愿的,也怪不得人家馬云。我也是被忽悠者之一。
第一次出攤兒,我不懂規(guī)矩,去了就放下東西,放下東西擺開就賣。一個美女向我翩翩走來,走到面前,送來一個甜蜜地笑容,我想生意來了,可是正當我幻想著能大賺一把的時候,美女送來一句話讓我狂暈了一把:“帥哥兒,挪一下位置吧,這是我的位置!”
后來我才知道,好的地理位置是早就被那些老賣家給搶去了,而且日子一長,那位置就固定給他了,不管什么時候他們到,你都得把地方讓給他,這是這一片兒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我不得不挪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重新整理貨物。想這次該好好賣了,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開張了!因為我的產(chǎn)品新穎,質量過硬,所以比其他人賣的貴,只有識貨的人才會買,(實際上后來的事實證明,只要買過我東西的人,基本上就成了回頭客)所以,剛開始的生意并不好,問得多,買的少。開張了,我就高興的不得了,心里那個樂啊,別提了。
正當我沉醉于勝利的喜悅之中的時候,只聽見一個人喊了一個字:“收!”煞那間,我身邊的那些同伴兒們在10秒鐘之內全部把東西收了起來,拉著就走,我還沒反應過來怎么回事。就聽見喇叭的聲音:“賣襪子的!還不走!等著說事兒啊!”
媽呀!城管!我手都哆嗦了,手忙腳亂地把我的東西扔進了箱子。。。。。。別提多狼狽了,好在城管現(xiàn)在文明點了,至少這個地段的文明點,我認為,因為他們只是恐嚇,不收東西。也許是社會的就業(yè)壓力大,政--府感覺出來了點什么,對擺攤兒設點的網(wǎng)開一面吧!感謝政--府,阿門,感謝黨。
第一天,我以狼狽的形象結束了我的第一次擺攤兒生活。